一、先保障后理财
保险公司投资风格稳健,理财收益较低,且流动性不好,往往前几年退保会损失惨重。即便是兼顾保障和理财的保险产品,性价比也很低。
例如保险代理人会给大家推分红险,有保障的同时,到期还能返还带分红的保费。
但事实上,保单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红利来源于保险公司的盈余,这就和保险公司各方面的实力相关了。
在分红演示测算时,预定利率是2.5%,还有低档、中档、高档的分红,因此这类产品的分红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收益不太稳定。
分红险理财类保险其实属于强制性储蓄,不灵活周期长,利率分红视该保险公司利润而定(不稳定),利率不高,中途退保的损失也很大。
因此建议,普通工薪家庭,理财和保障应该分开,在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前,可先不考虑理财类型的保险。
二、先大人后小孩
在配置家庭保险方案时,出于对宝宝的爱,父母往往会把大部分的预算留给宝宝,让他们拥有充足的保障。
其实,在家庭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是家庭经济的来源者,也是孩子的避风港。
假设我们让孩子配置完保险,但父母本身却没配置完,有一天父母特殊状况(患上重疾,意外身故等),需住院调理一段时间甚至意外突发身故的,导致家庭收入中断,孩子便失去了港湾。
所以说,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保障,一定要在父母保障足够后再考虑给孩子配置保险。
三、先保额后期限
保额是指在发生意外之后,所能获得的理赔金额。保费是指在购买保险时,所花费的金额。
保额应当覆盖风险发生时的经济损失。我们首先要考虑地是,当风险来临时,家庭将要承受多大的损失,这才是我们购买保险的意义所在。知道了风险造成的家庭经济损失(即家庭潜在的风险缺口)之后,根据风险缺口来给自己定保额,可以将保险的作用最大化。
保额不够,保险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效果。保险作为风险保障,购买得太少保额就达不到保障效果,而购买得太多会影响自己的财务结构。
举个栗子:现在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如果我们只购买了几万的保额,那么是远远不能覆盖这次的疾病风险的。这就导致我们即使花钱买了保险,面对风险也依旧得不到保障。
所以我们要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需求分析,明确自己需要的保额程度,理性购买。
四、先产品后公司
保险公司不论大小,都受国家统一监管,监管标准完全一致,所以只要条件符合保险合同强制条件,没有一家公司敢不赔的,所以在公司这一部分不用太在意,甚至它倒闭了,也一定会有其他保险公司接手,继续履行合同责任。
保险公司的产品千变万化,各不相同,所以在保险产品转换要多上心,从保障到价格等等都符合自己的情况以及预期,就可以放心选择,若不符合,可以多对比几家公司或稍降要求。
五、逐步配置长期规划
买保险不是一次性的问题,根据现在或未来的经济情况以及家庭状况,合理配置,长期规划,以逐步给自己配置更加完善保障更高的保险。
而且保险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会更新产品,我们所投的保险产品要考虑到当前价值作用下,在未来可能会做出调整改变,为自己择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