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保抑郁症患者是存在一定风险,抑郁症患者有精神性症状或者是自杀倾向,所以购买健康险时保险公司对于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都有一定的要求,也没有能力去判断抑郁症患者有多少复发的可能性,所以一些保险公司会延期承保或者是直接拒保来减少风险。少数保险公司对于康复的抑郁患者放松了承保的门框,在投保时需要如实告知,并且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供有关的病情说明,保险公司再根据被保险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审核,确定是否承保、是否加费承保、是否责任除外。
一般轻-中度抑郁症可投保,有不同程度加费;但是不排除能标体承保的可能性,保险经纪人可以帮助你多家投保,且了解一段时间内各家保险公司的核保侧重点。

抑郁症患者投保:大多数拒保,少数承保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公司是拒绝承保抑郁症患者的。因为保险公司没有能力去评估抑郁症患者复发的可能,存在很高的承保风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曾经或者当前患有抑郁症的人群就没法购买保险了。还是有部分保险公司对患者适当放松了承保门槛,通过增加保费、延期承保和责任除外三种方案来提供保障。
主要会考量到:目前是否还在治疗中,是否痊愈,痊愈多久,是否复发,是否有其他精神疾病或自杀行为,是否有酒精或药物滥用等。
大部分会直接拒保,但是也有一些保险产品可以分情况正常投保、加费投保、延期承保或者除外承保。
抑郁症投保为什么这么难
首先,要泼一盆凉水,抑郁症的确很难投保。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奇怪,我只是情绪上的问题,为什么会影响投保大病或者医疗保险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 抑郁症会导致自杀或者自残。寿险或者一部分捆绑寿险责任的重疾,身故同样要赔付保额。而保险法明确规定:
第四十四条 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复之日起二年内,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
因此,相对于普通人,抑郁症人群两年之后自杀概率更高。另外,因为情绪导致的严重自残,同样存在赔付机会。比如“一肢缺失”“深度昏迷”等。
2.长期服药患者会产生副作用。很多朋友对药物治疗抗拒,就是因为抗抑郁药物的确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导致神经损伤,对肠胃肝脏都有一定损伤。相对于普通人,长期服用药物的人群,的确罹患相关疾病的概率更高。而保险公司承保转嫁是未知风险,对已知风险,只能是扼杀在源头。
影响抑郁症投保的几个关键因素
看到上面,可能有些丧气,但“不好投保”并不意味着不能投保。具体能否投保,核保人员还要参考很多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如下:
1. 诊断的严重程度。抑郁症分为轻,中,重度抑郁。不同程度对应核保结论不同。轻中投保成功率相对较高,重度抑郁大概率会拒保。
2. 服药的长短。服药越久,投保成功率越低。
3. 最后的复诊结果。这可能是最关键的临门一脚。治疗中的抑郁症是无法投保人身类保险,只有治愈证明,才有投保可能。
有人说,抑郁症就像是一个人拿着电视遥控器,按了几百个台都是雪花。
终于他累了,按下了关机键。
据统计,80%的抑郁症患者都会有自杀自残倾向。
2003年,哥哥张国荣跳楼自杀。2016年,乔任梁在家自杀。2019年,韩国明星雪莉在家自杀。
因为不堪抑郁症的折磨,他们纷纷选择按下了人生的关机键。
如今抑郁症已经是个高频话题,全球约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中国占了9000万。
也许我们并不是这9000万之一,但也许我们身边就有抑郁患者存在。
每年因为抑郁症自杀的人数也超过了20万。
抑郁症正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杀手”。
总结
有一句话说“不能打倒我的,终将使我强大”,愿每一个与抑郁症作斗争的人都能更加强大。
但是自身强大的同时也需要各方面的保障,家人朋友给予的保障能让你温暖,风险抵御的保障更能让你安心。
抑郁症虽然投保会有困难,但是我们依然要尽可能的将自己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
才不至于在风险来临之际手足无措,也能更安心的与抑郁症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