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小伙伴来问小编: 保险合同的费用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不同保险公司之间不同的产品费用相差会这么大?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保险产品的保费=纯保费+附加保费
从我们知道每一家保险公司都是有自己的精算师团队的,而这些精算师的作用就是:保险产品的设计定价和把握投资方向。
一份保费可以拆解成两个部分:纯保费+附加保费。如图:纯保费是指用来支付出险的理赔款和用作投资而产生收益的那部分保费。纯保费由两个部分构成:风险保费和储蓄保费。
风险保费主要取决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保险机理来讲,保险是风险及其损失在总体投保人之间的分摊。
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为什么线下的保险产品会比线上产品贵的原因之一,线下的保险公司承担的健康风险更大。
有可能因为销售误导、恶意赚取佣金,忽悠客户不顾身体的实际情况做标准体的健康告知,而对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产生的损失需要考虑进风险保费里面。
而且互联网保险客户的年轻本身也比较偏年轻,身体健康情况相对来说较好,而且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普及,互联网风控能非常精准地筛选出目标客户,降低赔付风险。
二、短期产品定价原理
保险产品的实际保费由两部分组成:风险保费和附加保费。
比如30岁男性,购买10万保额的一年期重疾险,假定30岁男性一年内的重疾发生率为1‰。
风险保费计算:假设1000个人投保,有1个会发生重疾,保险公司赔付10万,这10万由1000个人分担,10万÷1000=100元。100元就是风险保费。
可以看出,风险保费=保险责任发生率×保险金额。
附加保费就是保险公司经营一款保险产品需要的费用,包括保险公司核保核赔、客户服务等人员工资,广告费用,支付销售渠道费用等。
假设保险公司的附加费率为10%,那么10万保额的附加保费就是:100元×10%=10元。
那么保险的实际保费就等于风险保费和附加保费之和。就是110元。
三、长期产品定价原理
长期保险的保费计算比短期险复杂。因为是长期险,保险可能是几十年后才赔付。因为钱是有时间价值的。
现在的10万比30年后的10万值钱。换言之,30年后的10万,在现在就值不了10万。
值多少?用将来的钱,计算现在值多少钱,叫做贴现,用来计算的利率叫做贴现率。
贴现计算公式为:现值= 终值÷(1+贴现率)? n为年限
所以长期险比起短期险计算保费,多了一步保额贴现的计算。后面的步骤都一样。
以下假设为方便理解保费计算的原理,做了简化,实际的计算情况会更加复杂,但是原理是一样的。
30岁男投保一款10万保额的长期重疾险,假设平均赔付的时间是在30年后(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那么30年后赔付的10万,相当于现在的35627元(计算现值得到,贴现率按照3.5%计算)。
10万÷(1+3.5%)3?≈35627
假设30岁男性投保长期重疾险的长期重疾发生率为5%。
风险保费=保险责任发生率×保险金额
风险保费=5%×35627=1781.35元
附加保费依然假设为10%,那么附加保费为1781*10%=178.1元
总保费为1781.35+178.1=1959.45元
总而言之,预定发生率、预定利率和预定费用率决定了保险产品的价格,与之对应的是保费的三个构成部分。
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形成于死差,利差和费差,其本质是预设费率和实际费率之间的差值。